3月5日,记者来到山西省儿童医院妇产新生儿病区新生儿重症医学科1408病房内,护士长潘晋洲和护士李晶小心翼翼地拿布尺量着襁褓中的婴儿,并欣喜地把生长结果汇报给大家。

“小垣梦出生时身长只有成年男子的巴掌大,皮肤薄如纸,不能自主呼吸,心跳很微弱,吞咽以及大小便功能都没有。”新生儿重症医学科的冀主任回忆起第一次见宝宝的情形,印象特别深。这是来自山西榆次的早产儿陈淘淘(化名)初生时的状况。他出生时只有0.79千克,比成人的手掌略大,被称为“手掌婴儿”。因为脏器发育不成熟,出生后他只能住进保温箱,进行抢救治疗。经过118天的精心护理,如今他已经长到3.3千克,明天就能出院回家了。这是山西省截至目前成功救治的胎龄最小的婴儿。2017年11月7日,31岁的杨瑞英怀孕24周,产检时发现宫口开了两指,抑制宫缩、保胎未果。“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怀孕了,之前两次都流产了,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这个孩子。”杨瑞英说。
次日23点10分,她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顺产生下了一名男婴,体重仅有0.79千克。孩子出生后两天,患有心脏病、全身水肿的杨瑞英又被转入山西大医院进行抢救治疗,生命垂危。母婴二人双双病危,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,丈夫陈志伟和婆婆张香香不得不面临保大保小的艰难抉择。
孩子只有一斤多,这样的极早早产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罕见,救治难度让医生望而生畏。“这个孩子太珍贵了,是全家的心头肉,生他之前,他妈妈已经胎停育两次了。”魏光宇是主治医生之一,说起接收到小垣梦的情景,仍心有余悸,他坦言,是孩子家人的信任,给了他们很大的动力。
陈志伟10岁那年,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,母亲独自一人把三女一儿拉扯长大。“这是陈家三代单传的孩子,一定要保住他啊。孩子不能没有母亲,大人也要保啊。”张香香和儿子抱头痛哭。救了二十多天,总算把杨瑞英救了过来。为了省钱,66岁的张香香每天只吃盐水煮挂面,儿媳大病初愈,需要营养,每顿饭就给她加几片菜叶和四分之一个西红柿。即便如此,张香香仍然很欣慰,“医疗费花了40多万,有20多万都是借的。幸运的是母子平安。”
经过118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呵护,淘淘现已达到一个正常新生儿的身体指标:各个器官逐渐成熟,四天前还摘下了呼吸机,可以自主呼吸了。“一罐400克的奶粉,现在只够他吃五天,哭声也洪亮了。”近4个月的艰难奋战,一想到明天就能出院了,张香香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“胎龄24周的极早早产儿,对我们来说,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”孩子的主治医生张勇介绍,首先是促进孩子肺部发育成熟,确保孩子的氧气供应量,然后就是营养支持,避免感染。所幸目前尚未发现孩子有后遗症。医生嘱咐孩子父母,要定期返院随诊。
推荐阅读
-
太原地铁最新进展!2号线中晋区间盾构双线贯通
根据工程筹划,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2018年12月实现“洞通”,2019年6月实现“轨通”,2019年年底实现“电...
[特别关注] 黄河新闻网
-
5位副省长领办民生实事目前全办结 件件有成效
18件作为今年重点办理的代表建议,由省政府5位副省长分别领办,省政府9个职能部门和1个市政府重点承办,
[特别关注] 山西晚报 记者李飞飞
-
如何让城市更有质感,生活更有温度?太原这样做!
轨道交通、停车场建设、餐厨垃圾……如何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品质,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。
[特别关注] 山西日报 曹婷婷
-
太原“指挥大叔”成网红 网友:“厉害了,我的叔”
[万花筒] 太原晚报 记者陈辛华
-
太原公交进入冬季运营时间 百余线路提前30分钟收车
记者从太原公交公司获悉,本月起到2018年3月31日,太原公交线路将执行为期5个月的冬季运行时间,100余条...
[今日聚焦] 山西晚报 赵德伟
-
平遥国际电影展,让晋中推开山西又一扇国际文化交流之窗
影展发起人贾樟柯说:“很高兴能为家乡引入这样一件文化盛事,为晋中打开又一扇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。”
[文化旅游] 新华网